客家菜是哪里的菜系
客家菜,如同客家语一样古老,是中华汉族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汉人迁徙南方定居下来后创造出一种新的饮食文化。
客家菜主要流行广东的梅州、惠州、深圳、河源、韶关,江西赣州及周边客家聚居区,福建龙岩、三明、漳州,广西的贺州、玉林、防城港,台湾省新竹、苗栗等地,可分为“山系”“水系”“散客菜”,按流派,客家菜分成六个流派:赣南派、闽西派、梅州派、东江派、桂系派、海外派。
客家菜肴风味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开的,因此客家菜传承了中原饮食文化,客家人南迁后新的食材和习惯,具有融合各地精华的独特风味,对菜品追求清、鲜、香、浓的特色,菜品多用肉类,山珍较常见,水产多为河鲜,主料突出,讲究香浓,下油重,味偏咸,以砂锅菜见长。客家菜的盐分和脂肪相对重一些,有所谓“咸、肥”的特点。

客家菜最出名的菜有哪些
1、盐焗鸡
粗盐焗制,皮脆肉嫩,咸香入骨,骨髓透鲜,源于客家人迁徙途中的食物保存智慧,现为非遗美食。
2、酿豆腐
嫩豆腐塞肉馅煎焖,豆香与肉香交融,被誉为“客家第一菜”,客家人以豆腐替代饺子皮,寄托中原乡愁。
3、梅菜扣肉
五花肉与梅菜干同蒸,肥而不腻,咸甜交织,宴席“下饭神器”,需蒸制6小时以上,梅菜吸油增香。
4、猪肚鸡
整鸡塞入猪肚加胡椒炖煮,汤色奶白,滋补驱寒,别名“凤凰投胎”,客家女性产后滋补圣品。
5、三及第汤
猪肝、粉肠、瘦肉配枸杞叶煮汤,清爽鲜美,源自科举文化,象征“高中及第”。
6、酿苦瓜
大埔县有“苦瓜酿豆腐”特色变体,苦瓜挖瓤填肉馅焖煮,苦甘回甜,清热解暑。
7、客家盆菜
分层码放荤素食材(鸡鸭、海鲜、萝卜等),慢火煨煮,团圆宴必备,体现客家人“和合”文化。
8、笋粄
薯粉皮包冬笋肉馅,晶莹Q弹,山野鲜味,蒸熟淋蒜油或煎炸,春季限定时令苦笋粄。
9、腌面
猪油拌碱水面,撒炸蒜末,配三及第汤,梅州早餐灵魂。
10、开锅肉丸
木薯粉与猪肉揉丸蒸制,蕉叶垫底,揭盖雾气升腾,寓意团圆,客家人年节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