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糍是什么时候吃的
艾糍为传统小吃,自古是祭祀供品,一般在清明节前后食用。
清明节吃青团这一习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与古代的寒食节有关,据传晋文公重耳不小心火烧绵山,将功臣和功臣母亲烧死,重耳悔恨不已而下令这天禁止用火,而人们就因此发明出了团这个食物,青团就源自于此,所以清明节的时候吃青团也就慢慢的流传下来了。一般在我国是南方地区吃青团比较多,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人们,而且青团不仅仅是叫青团,还有很多名字,例如清明果、艾米果、青青裏等等,都是代表着青团。

清明时节,在田间地头,艾草冒出嫩绿的牙尖,清香芬芳,色泽喜人,这时候提着竹篮在还没开耕的地里寻找艾草身影,摘艾草做艾糍是最应景的事。
青团的寓意和象征
1、寓意团圆
清明节吃青团象征着家人团圆,凝聚家族情感。青团形状圆滚,寓意着合家团聚、团圆幸福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人们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2、表示思念
在清明节这一祭祖的传统节日里,吃青团也是一种祭祀祖先的方式。青团寓意着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通过食用青团,人们表达对祖先的尊重和思念之情。
3、代表生命与春天
青团的绿色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春天的气息,寓意着新生、生机勃勃。在清明节这个春天的节日里,吃青团也是为了庆祝生命的延续。
4、预防疾病
传统认为清明节气温变化大,易感冒发热,而青团中含有绿豆、苔藓等清热解毒的食材,有助于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