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高新区前身是1992年设立的县级火炬产业园区,2000年上划衡水市委、市政府直接管理,2012年,市委、市政府将原衡水经济开发区、桃城区北方工业基地、武邑循环经济园区3个省级开发区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组建衡水工业新区,2016年8月更名为衡水高新区。管辖面积15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50.9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84平方公里,下辖1个功能园区、1个乡镇、1个办事处,116个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15.5万。先后入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国家级绿色园区、河北省综合示范试点开发区、河北省特色产业名区示范基地、河北省能级提升示范开发区。2021年2月8日成功入列科技部新一批以升促建调研名单。
全区市场主体4800家,生产型工业企业900多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17家,拥有上市企业3家,获得全国质量奖企业1家,获得省政府质量奖企业4家。近两年在全省30个省级以上高新区综合排名均位居第5位。2020年,全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25亿元,建成千亿产业园区。全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0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24家,现有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2家,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省级星创天地3家,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115家,其中省级以上88家,自主知识产权数量1300余件,2020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3.46件,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2倍,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平台数量分别占全市1/5和1/3。
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结合产业现状,确定了新材料、先进制造、医药食品三个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一谷三园一小镇”。
1、一谷:衡水科技谷。按照“京津研发、衡水转化”“雄安研发、衡水制造”的思路,规划建设新型功能材料、食品医药、先进制造三个产业中试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承接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和雄安科技成果转化;围绕服务机器人和数字信息安全,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云计算与大数据、网络安全服务、5G设备及应用机器人产业,打造未来产业科创园。目前,已建成30万平方米物理空间,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程热物理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入驻项目团队12家,引进朱日祥、潘永信等10位两院院士,中科钒钛新能源新材料、中科镍基新材料、中科恒发深地智能导钻、衡发动力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备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雄安(衡水)超算中心、京东云数字产业园等新兴产业项目成功进驻。
2、三园:(1)医药食品产业园,围绕现代食品、生物医药两大方向,重点发展功能饮料、日用食品、消费食品、高档休闲食品以及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型健康服务等。企业总数170家,占全区工业总产值24%,规上企业总数9家,其中高新技术产业5家,2020年营业收入91.3亿元,今年1-5月营业收入49.39亿元,同比增长56.3%。到2025年,重点发展化学制药、生物制药、植物基饮料、白酒等产业,规划增加建设用地规模6.1平方公里,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
(2)先进制造产业园,主要发展新能源重卡整车、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智能导钻装备、油烟净化及环境监管成套设备、太阳能组件制造及风电配件制造等。企业总数404家,占全区工业总产值27%,规上企业总数45家,其中高新技术产业26家,2020年营业收入121.3亿元,今年1-5月营业收入48.99亿元,同比增长25.4%。到2025年,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高效节能装备、新能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装备产业领域,规划增加建设用地规模3.2平方公里,营业收入达到250亿元。
(3)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一方面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引进氯气、癸二酸产业下游企业以及精细化工、化学制药类项目,一方面发展工程橡胶高端产品制造、公铁交通配套、建筑水利行业产品、海工产品等。企业总数309家,占全区工业总产值22%,规上企业总数52家,其中高新技术产业31家,2020年营业收入107.4亿元,今年1-5月营业收入42.04亿元,同比增长12.8%。到2025年,重点布局盐化工、生物化工、特色新型功能材料、工程橡胶、军民融合新材料,规划增加建设用地规模4.8平方公里,营业收入达到280亿元。
3、一小镇:在滏阳河以西、冀衡路以北规划建设3平方公里的滏阳生态小镇,建设机关、医院、学校、商超、住宅等,整合管理、服务、审批等功能,打造集办公、居住、教育、医疗、休闲娱乐、商务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配套服务区,进一步拉近产城距离,为企业提供近距离高质量服务,降低产业工人居住通勤成本。
1、环境优美,生态宜居
衡水工业新区以“最美城区、最绿园区”为目标,整体提升改造生态景观,籍衡水主城区之便宜,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区气候群。您的孩子可以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流教育,衡水中学桃李天下、誉满全国;您的家人会得到完善医疗保健服务的悉心照顾,国际和平医院医术精湛、大医为民。无线上网全覆盖,先进的通讯服务,让您掌握世界商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京津冀最美湿地”衡水湖邻区静候,75平方公里渔歌唱晚,自然美景与您共享。无论你来自哪里,都能在工业新区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满足。
2、政策优惠、服务一流
作为河北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先行区,对新建项目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全系支持。设立产业发展资金,对主导产业重大进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15%予以扶持;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用于重大项目土地、基础设施和流动资金的扶持。深入实施“蓝火计划”,北京、天津、衡水三地众创基地联动,推动校企合作,催生高科技成果;金融服务方便快捷,合作开展“银证通”融资业务,扶持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成果孵化。
工业新区,创新推行行政审批改革,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项目注册“一口清”、项目服务“一号通”,手续限期办结。养元公司三期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只有6个月,被誉为“养元速度”。
3、产业集聚,平台坚实
工业新区围绕科学发展的先行区、转方式调结构的起步区、改革开放城乡统筹的实验区、强势开局跨越赶超的引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四区一极”工作目标,产业聚集效应显著,区内入驻企业10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9家,以养元、汇源、老白干、葵花、唐人神、中广核、威克多、英利、宝力、中铁建、冀衡、精信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齐头并进、集群发展。
工业新区着力引进百家高校产学研项目、百家纺织服装名企、百家食品名企,“三个一百”工程筑巢引凤;围绕打造千亿级园区、500亿产业、百亿企业,整合升级区内产业,着力建设食品产业园、服装产业园、医药产业园、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5个专业园区;再加上时尚产业园精准发力,加快发展北区中央商务区和高铁商务区第三产业和新兴业态,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和城市功能,“5+1”战略助推工业新区裂变、产城融合,一个以完整产业链为基础的,集生产、商贸、金融、居住、教育、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区,即将梦想成真。
4、区位优越,四通八达
身处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域,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四城合抱”。交通区位优势无可比拟,京九、石德、邯黄、石济客专,4大铁路干线穿境而过,大广、石黄、衡德、邢衡,4条高速公路纵横交织;从工业新区乘车,2.5个小时内可直达黄骅港、天津港,与在建的衡水内陆港相融互通,畅连全球!
5、机遇凸显,蓄势待发
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两大国家战略为工业新区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需要大规模综合性产业承接平台,衡水工业新区生逢其时,是河北省40个重点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平台之一、国家新型工业化食品产业示范基地、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国家级试点单位、全国工程橡胶产业品牌示范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重点对接京津企业和项目,威克多、中粮、中广核、奇瑞等一批京津乃至国内外名企落户于此。“一带一路”倡议离不开大批基础产业支撑,衡水工业新区中铁建集团、宝力集团等近70家企业异军突起,市场及品牌占有率高,产业发展蓄势迸发。
项目以衡水科技谷物理空问为载体,进行产业招商、园区运营、创业孵化、股权投资、上市辅导等多产业服务,旨在以培育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促进科技创新业态在科技谷快速聚集,助力衡水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力争将园区发展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最具产业特色的国家级新型科创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