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英林:坚持创新,实现养猪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4-03-28 评论 反馈 版权声明
从20世纪90年代的22头猪起步,秦英林带着牧原,从草莽市场杀出重围,走出河南,成为行业龙头。不管是作为龙头企业掌舵者,还是履职全国人大代表,养猪业高质量发展一直是他最关心的命题。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就外界关心的“两会建议”“新质生产力”“穿越周期”“行业创新与变革”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 谈履职:将技术创新作为首条建议

    《中国企业家》:今年全国两会,你最为关注的话题是什么?带来了哪些建议?

    秦英林:我今年最关注的话题是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带来了五项建议:一是技术创新;二是净化疾病;三是推进合成生物产业落地;四是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五是加强产学研联合创新。

    《中国企业家》如果可以排序,你最期待自己的哪一则建议得到落地?为什么?

    秦英林:我把技术创新作为第一条建议。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甚至说,企业发展的灵魂就是创新,企业不单单是经营、不单单是辛苦,关键是创新。特别是智能化、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我们看到,很多传统的生产方式、很多产品一瞬间失去了市场,背后不是市场抛弃了我们,是我们没有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没有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灵魂,甚至是根本。

    牧原是创新的受益者,更是实践者。我们的感悟是:创新不单单是促进企业经济好、效益高的一项额外举措,而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如果没有创新,只是重复建设、生产、劳作,背后是劳而无功。而且,创新一定要坚持长期主义,从技术元点出发,寻求突破。

    《中国企业家》:你在建议中提到“疫病净化”和“绿色发展”,这是困扰养猪业的“老大难”。

    秦英林:当前,养猪业技术对生产的支撑还不够,需要持续地对技术深度挖掘,才能使生产走向国际一流水平。牧原做疾病净化,是奔着世界一流水平、顶端水平往前走,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还有一定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发力点。

    社会发展对绿色环保赋予了新标准,过去环保是不排污,现在要求养猪无臭气,未来还要更低碳节能。所以要坚持绿色发展毫不动摇。牧原既是绿色发展受益者,也是绿色发展创建者。牧原之所以能够把养猪做到全国24个省,绿色发展是根本支撑。

  • 谈新质生产力:从技术元点发力,从底层做起

    《中国企业家》:新质生产力近期成为热词。可否谈谈你所理解的新质生产力?

    秦英林:新质生产力,对我们来说体现在创新上。通过工艺的改善、技术的提高,最后达成生产效率的提升,实现成本更低、产出更高、价值更多、盈利能力更强。

    未来企业的发展,一定是在创新层面上求生存。如果没有创新支持发展,企业就成了落后生产力,成为行业退出者,大量资产将成为沉没成本。养猪行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行业越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技术的创新推进力更强,能让行业进入新发展模式。

    《中国企业家》:牧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如何突破?

    秦英林: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从技术元点发力,从底层做起。要坚持长期主义,今年、明年、后年不一定能看到利润、看到回报,但我们还是要持续做、深层次做。

    我认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三个检查指标:一要看领导的精力是投在经营上还是投在创新深层的发展上;二要看财力是投在经营上还是投在创新上;三个是看人力分布是放在经营上还是放在研发上。精力、财力、人力三个方面都要投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才是正事。

    《中国企业家》:实现养猪业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意义?

    秦英林:养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太大了。首先,从民生角度看,把养猪效率升上来,成本降下去,让猪肉物美价廉才是我们存在的价值;其次,把猪养好,更关键的是节省粮食、节省资源。养猪效率的差异,背后是一车一车粮食的浪费,高质量发展更关系资源的节省,对食物安全的意义更大。

    需求拉动生产是浅层,新质生产力要在生产端、供给侧创造需求,表现在比原来的品质更好,价格更低,物美价廉消费者才会选择。随着社会发展,现在的东西一年比一年好,只有那些真正更新的产品才能够引领发展。

    除了物美价廉的产品净价值,还要从三点创造价值:时间、快乐和文明。对未来的人来说,时间价值最大,猪肉产品(的获得和食用)要更便捷,更高效,让人们在吃肉时不浪费时间。我们能在这方面做出多大的贡献,决定了我们的新价值有多少。

    谈到快乐价值,现在大家都不缺营养,缺少的是一种美味的体验。此外,现在大家都讲环境友好、动物友好、人文友好。一个企业创造的产品,能够达到文明的高度,在环保、商业文明方面做得好,产品也更受欢迎。

  • 谈穿越周期:“周期高低都有挑战”

    《中国企业家》:2023年养殖行业经历了全面亏损。对于市场关心的“猪周期”波动问题,你怎么看?

    秦英林: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2023年的亏损属于正常情况,符合经济规律。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利润是0。如果某一年行业利润非常高,一定会在下一个阶段吸引更多资本进来,导致产能过剩,价格降低,行业亏损,接着低谷就来了。我觉得2024年会稍微好一点。

    我们看周期要看全周期。在2020年就应该看到2023年的低谷,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符合企业发展的思考。如果只看到高利润,不看低利润,投资就会带有短视效应,这时候投资是不理智的,就会被高利润冲昏了头脑。

    《中国企业家》:很多同行感到很焦虑,压力也很大。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业困境?

    秦英林:我认为这不是困难,更应该说是挑战。

    任何周期波动都有高有低,高时有高时的挑战,低时有低时的挑战,挑战是持续存在的,但最终行业进步是必然的。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应对挑战,跨越低谷,才能真正彰显企业内在力量。

    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还能看到生猪养殖行业的很多机会,对标国际先进国家,每头猪还有600元的空间,通过技术创新,快速把技术提升,把效率提起来,把成本降下来,把600元的空间抓到手,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中国企业家》:经历过2023年的低谷期,你个人的心态是怎样的?

    秦英林:惊喜或恐惧都是因为没有预料到,没有预见,没有准备。周期就像是过山车,下冲的过程中会害怕,真正到底的时候是不怕的。

    总体来说,“猪周期”谁也回避不了,我们能做的是:坦然面对周期,奋力向内求。突破“猪周期”,只能靠自己;养猪人体面有尊严,要靠自己。只有向内求,向己求,向下扎根,才能驾驭不确定,向确定性进发。

  • 谈创新与发展:“在‘无人区’前行的代价是昂贵的”

    《中国企业家》:牧原与西湖大学的牵手备受关注。为什么推动产学研结合创新如此重要?

    秦英林:我一直有一个情结,想把产学研结合到一起,但是做的总是与目标差很远。

    我们和西湖大学本身只是一笔简单的捐赠,没有任何期待。没想到西湖大学说,能解决我们生产过程中的难题,更没想到是在合成生物方面,一下子能够支持生猪行业最卡脖子的小品种氨基酸的生产,这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一定要把产学研做好。

    《中国企业家》:三十年前,从22头猪养起,牧原如今已成为行业龙头。你最深的感悟是什么?

    秦英林:牧原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我们花了很多钱,做了很大的技术投资,每前进一步都是蹚雷的过程,受了伤全部自己承受,没有借阅,没有经验,只有教训,在“无人区”前行的代价是昂贵的。越昂贵的东西,我们越愿意与行业分享,毕竟行业成长是艰难的。

    这些年走下来,我们能感受到,养猪行业很传统,但技术很前沿。进入新时代,创新无极限。我始终坚信,未来的发展要以创新为基,创新,一切皆有可能。

    《中国企业家》:牧原的产业链越拉越长,这样做的考虑是什么?

    秦英林:为什么要做产业链?我们不是为了占取产业的这个环节,也不是简单的想获取这份利润。我们的发展需要找更高效的供应商,可是没有看到更高效、更有价值、成本更低的供应商,我们就自己去补齐。产业链布局最终要集中在“一头猪还有600元”的空间上,这是我们奋斗的综合目标。

    《中国企业家》:不久前,牧原与锅圈食汇有一个商业合作,牧原未来会跨界吗?

    秦英林:跟锅圈食汇合作,我们做的不是一个财务投资,是一个产业投资。

    我坚决反对财务投资,表面上看像是投了一个非常有潜力、有希望的公司,事实上到最后绝大多数都做贡献了。在利益、诱惑面前,我们要坚决管住自己,宁帮不投。一个企业要做长远真正要做的一定是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欲望。

    产业布局上,我们不会为了大而做大,我们坚决斩断跨界的手,不能感觉赚钱多就想摸一摸,在产业链上只要不懂就不伸手。

    在互联网、智能化时代,中国企业的发展没有欧美国家的道路可比、可学、可借鉴,更不能走老路,一定要走前人没有的路。走在新路上是正常的,走在过去的老路上我倒是恐慌。所以对于中国的发展,我们充满了信心,对我们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也是充满了激情。

  • 谈未来机遇与挑战:“快速把成本降下来”

    《中国企业家》:你认为当前养猪企业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秦英林:我们的观念是,机遇一直存在,机遇是自己创造的,关键是创造了抓住机遇的能力。没有能力的时候,是没有任何机遇的,有能力的人才有机遇。

    当前的行业挑战还是老问题——疾病问题、从业人员职业化问题,特别是从业人员技能提升问题。一个饲养员需要几年的培养才能成为一个能够创造利润的劳动者。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工,就是职业技术工人。

    未来的行业机遇是高质量发展,是与发达国家的成本差距。我们要创造什么能力?就是创新、技术进步,通过奋斗努力快速把技术提升,效率提起来,把成本降下来。

    《中国企业家》:未来养猪行业还会发生哪些变革?

    秦英林:对于从业者来说,我们能感受到的变革有五个方面:

    一是生产模式变革。过去是一家一户养猪,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外部环境的压力,行业生产方式将会向集约化和标准化方向快速发展。像现在的空气过滤、排风除臭都成了养猪的标配。

    二是装备变革。养猪不再是机械装备,而是智能装备。

    三是技术变革,特别是疫病防控技术如何赶上甚至超越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找到了路径,现在需要快速落地。

    四是效率提升。预计很快,我们的生产效率就会和欧美国家先进水平达成一个比较高的一致水平。

    五是猪肉品质会提上去。

    这五大项变革,听起来好像很平淡,但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兴衰成败。

    《中国企业家》:对于鼓励科技创新、激发各经营主体创新活力的营商环境,你有何建议?

    秦英林:激发各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动,首先需要市场化机制引导,鼓励民营企业,要自立自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全力创造客户价值、社会价值;其次,为民营企业创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放手优秀企业发展的同时,做好预警指引。

牧原集团介绍
行业推荐品牌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92年,2014年上市。现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

牧原始终秉承“让人们吃上放心猪肉”的愿景,致力于为社会生产安全、美味、健康的高品质猪肉食品,提升大众生活品质,让人们享受丰盛人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 《四川省“十四五”生猪产业发展推进方案》发布 明确四川生猪产业发展新目标
    四川省“十三五”生猪产业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还有一些短板需要加快补齐、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四川省“十四五”生猪产业发展推进方案》,明确了四川生猪产业发展目标。本文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四川省“十四五”生猪产业发展推进方案》中的主要思想及内容,一起来看...
    养殖
    257
  • 秦英林:坚持创新,实现养猪业高质量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的22头猪起步,秦英林带着牧原,从草莽市场杀出重围,走出河南,成为行业龙头。不管是作为龙头企业掌舵者,还是履职全国人大代表,养猪业高质量发展一直是他最关心的命题。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就外界关心的“两会建议”“新质生产力”“穿越周期”“行业创新与变革”等话题,分享...
    养殖
    8
  • 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 投资20亿元打造6000万羽肉鸭全产业链
    新疆塔城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积极引进重大项目,投资20亿元在托里县打造6000万羽肉鸭全产业链。羽肉鸭全产业链项目建成后将为推动托里县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养殖
    186
  • 温氏老板是谁叫什么名字?温氏公司现任董事长履历
    董事长是一家公司、机构的最高领导者、最高管理者,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具有组织、协调、代表的性质。那你知道温氏老板是谁叫什么名字吗?本篇文章小编就为你带来温氏公司现任董事长履历,看看温氏现在的老板是谁。
    鸡肉
    649
  • 大北农董事长老板是谁?大北农老总简介 大北农董事长简历
    董事长是一家公司、机构的最高领导者、最高管理者,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具有组织、协调、代表的性质。那你知道大北农老板是谁叫什么名字吗?本篇文章小编就为你带来大北农公司现任董事长履历,看看大北农现在的老板是谁。
    饲料
    330
  • 页面相关分类
    相关品牌
    热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