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中国新时代100大建筑”榜单的持续影响力发酵,由中建二局等单位承建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再次成为行业焦点。这座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超级工程,凭借其世界级航空枢纽的定位、国家发展新动力源的战略意义,以及在结构安全与技术创新领域的卓越实践,成功入选中国建造领域最高荣誉榜单。而在这座“凤凰展翅”的建筑奇迹背后,南京曼卡特科技有限公司的定型化学锚栓技术,为机场核心区的结构稳固提供了关键支撑。
技术突破:耐高温、可焊接、防开裂的“三重盾牌”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核心区结构复杂,需承受高强度荷载、复杂应力环境及极端温差挑战。南京曼卡特定型化学锚栓(NJMKT系列)凭借三大核心技术优势脱颖而出:
1.耐高温性能:采用特殊合金材料与耐高温胶体配方,可在300℃高温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满足机场消防系统、动力设备等高温场景的锚固需求。
2.可焊接工艺:锚栓螺杆与基材实现无缝焊接,消除传统化学锚栓因热胀冷缩导致的松动风险,确保航站楼巨型钢网架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
3.防开裂设计:倒锥形螺杆与高性能化学胶体协同作用,形成“机械锁键+化学粘结”的双重锚固机制,有效抵抗混凝土开裂对锚固力的影响,保障结构在长期振动、温差应力下的安全性。
工程实践:从地下到空中的“隐形守护者”
在机场建设中,曼卡特定型化学锚栓广泛应用于:
航站楼核心区:支撑重达8万吨的钢网架结构,确保“凤凰展翅”造型的精准落位;
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锚固地铁、城际铁路与航站楼的连接节点,承受日均40万人次的动态荷载;
幕墙系统:固定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玻璃幕墙,抵御12级大风与极端天气冲击。
项目技术负责人表示:“曼卡特锚栓的‘可焊接+防开裂’特性,解决了传统锚栓在复杂应力环境下的失效难题。其注射式种植工艺更将施工效率提升40%,为机场‘26个月完成主体结构’的奇迹工期提供了保障。”
行业标杆:从核电到基建的“全场景覆盖”
南京曼卡特的技术实力并非偶然。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已通过ETA、CE等国际认证,并形成“核电专用-交通基建-民用建筑”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核电领域:为福清核电站、田湾核电站提供盐雾测试达3000小时的预埋槽道,助力中国核电技术“走出去”;
交通基建:支撑南京地铁4号线、昆玉高速等项目的抗震加固,经受住8级地震模拟考验;
文旅地标:在上海迪士尼乐园、苏州国际金融中心等项目中,实现美学与功能的完美统一。
创新生态:从产品到服务的“全周期赋能”
曼卡特的成功源于“技术+服务”的双轮驱动:
研发端:拥有20余项国家专利,与东南大学、中国建科院等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
服务端:为每个项目配备“技术团队+施工监理+保险保障”的三重护航,承诺“50年质保+终身维护”。
以“小锚栓”撬动“大安全”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荣耀背后,是无数像曼卡特这样的“隐形冠军”对技术极致的追求。当旅客穿梭于这座“世界级航空枢纽”时,或许不会注意到墙体中那枚枚小小的锚栓,但正是它们,以“不可见”的坚韧,托举起中国建造的“硬核”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