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南京国际博览中心迎来一场城市更新领域的思想盛宴——“江苏城市更新论坛暨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城市更新经验交流会”。作为长三角城市更新协同发展的标杆性平台,本次论坛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段进等顶尖专家,以及来自长三角二十余个城市的规划部门、领军企业代表。南京曼卡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子秀女士作为特邀嘉宾出席。
技术突围:从国产替代到全球领跑
在“双碳”目标与城市更新双重驱动下,黄子秀以曼卡特二十年创新实践为样本,揭示了建筑加固材料的技术突破路径。她指出:“我国既有建筑存量超六百亿平方米,其中四成需结构性加固,但高端材料长期依赖进口。”针对这一痛点,曼卡特自主研发的MT-500植筋胶通过百年寿命认证,在珠海隧道、深圳地铁等潮湿环境中实现“零失效”记录;碳纤维布抗拉强度达4千三百兆帕,仅为钢材四分之一的重量却能承载四倍应力,已应用于南京长江大桥、上海迪士尼乐园等百余项国家重点工程。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黄子秀透露,曼卡特每年将营收的百分之十五用于科研,与东南大学共建的智能结构实验室已开发出嵌入传感器的碳纤维预应力系统。在南京地铁十一号线项目中,该系统实现结构应力实时监测,施工效率提升四成的同时,将原结构破坏率控制在百分之五以下。更令行业瞩目的是其水下碳纤维胶的全球首创技术,该材料突破海水腐蚀难题,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维修,成为我国建筑加固材料从“跟跑”到“领跑”的标志性成果。
绿色转型:重构城市更新生态链
面对城市更新中的资源约束,黄子秀提出“全生命周期碳管理”理念。以曼卡特南京生产基地为例,通过光伏发电、冷镦余热回收系统,单位产值能耗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三成;环氧树脂胶改性技术使固化收缩率低于百分之零点一,VOC排放量仅为国标的五分之一。
“绿色不仅是技术指标,更是商业模式创新。”黄子秀展示的“可重复利用后扩底机械锚栓”引发关注。该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在五峰山长江大桥加固工程中实现百分之九十五部件回收再利用,单项目减少建筑垃圾两百吨。目前,曼卡特已形成涵盖碳纤维布、机械锚栓、结构胶等绿色产品矩阵,服务全国数十个省市的数千余个城市更新项目。
南京实践:特大城市转型的曼卡特样本
“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到昆玉铁路,从福清核电站到锦屏水电站,曼卡特的技术已嵌入国家重大工程的基因序列。”黄子秀在闭幕致辞中立下新目标:到下一个五年规划末期,曼卡特要成为全球锚固行业前三强,让中国加固技术标准走向世界。
随着《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正式实施,南京正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赋能、绿色低碳”的创新路径。在这场城市进化的浪潮中,以曼卡特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以技术创新重新定义行业高度,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东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