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建筑加固材料领域,南京曼卡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子秀以“实业报国”的初心和“科技强企”的使命,带领团队从零起步,将一家地方企业打造成为全球锚固行业前三强、中国加固材料领域的标杆企业。她的故事,是民族工业自主创新的缩影,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生动实践。
作为行业领军者:以质量破局,用创新突围
2004年,黄子秀创立南京曼卡特科技有限公司时,国内加固材料市场长期被进口品牌垄断,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早年从事幕墙材料代理的经历让她深刻意识到:“产品质量不掌控在自己手中,就无法真正服务客户,更谈不上保障安全。”这一信念驱使她毅然投身研发,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历时三年推出首款自主植筋胶产品。
面对初期资金紧张、技术封锁等困境,黄子秀坚持“慢工出细活”的理念,将全部利润投入研发,甚至背负债务支持创新。她主导开发的植筋胶、碳纤维布等产品,以“100年抗湿热老化”的耐久性和“0.02%吸水率”的全球领先性能,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应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福清核电站、锦屏水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并出口至亚、非、美、澳等五大洲。其中,曼卡特水下碳纤维胶更成为全球首款可在海水中使用的加固材料,解决了水下施工的世界性难题。
技术驱动发展:以硬实力定义行业标准
黄子秀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她带领团队研发的“可重复利用后扩底机械锚栓”获国家发明专利,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针对风电混塔施工痛点,开发的超低温型环氧拼接胶可在-15℃环境下施工,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曼卡特已形成涵盖碳纤维布、锚栓、结构胶等数百种产品的完整解决方案,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成为中核集团、中国交建等央企的长期合作伙伴。
“核电领域对材料安全的要求近乎苛刻,中核集团曾考察四家企业,最终选择曼卡特,这是对我们技术实力的最高认可。”黄子秀回忆道。在锦屏水电站、五峰山长江大桥等项目中,曼卡特产品经受住了极端环境的考验,以“零事故”记录树立了民族品牌的信誉标杆。
数字化转型:以互联网赋能传统制造
面对传统制造业的营销困境,黄子秀展现出前瞻性的战略眼光。2015年,她率先引入单仁资讯的全网营销体系,重构企业官网,优化搜索引擎排名,并通过短视频平台拓展品牌影响力。如今,曼卡特在百度、抖音等平台的关键词搜索量稳居行业前列,产品咨询量提升300%,成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网络营销让世界听见了中国品牌的声音。”黄子秀表示。凭借数字化创新,曼卡特先后荣获“中国电子商务百强牛商”“全国十大牛商”等称号,成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家国情怀与工匠精神:以责任铸就企业灵魂
黄子秀的创业之路,始终贯穿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她常说:“建筑加固关乎人民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
作为女性企业家,黄子秀以“润物细无声”的管理风格凝聚团队。她推行“党建引领+家文化”模式,设立员工创新基金,鼓励技术攻关;同时,她坚持“利他精神”,为客户提供从方案设计到施工指导的全周期服务,甚至为产品购买平安保险,彻底消除客户后顾之忧。
不忘初心,向全球锚固行业巅峰迈进
如今,南京曼卡特已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产品覆盖全国30余个省市,并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项目。黄子秀的愿景是:“让中国加固材料成为世界首选。”
“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我们必须脚踏实地,把每一颗锚栓、每一米碳纤维布都做到极致。”黄子秀的这句话,既是曼卡特的成功密码,也是中国实业家的精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