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抗震难题:从“被动加固”到“主动防御”
虹桥校区砖木结构与混凝土框架的混合体系在长期使用中存在抗震性能衰减问题。改造项目总工程师指出:“传统加固方式需大面积开凿墙体,可能破坏建筑历史风貌。曼卡特抗震支架采用非侵入式安装技术,通过预埋槽道与高强度螺栓固定,在不损伤原结构的前提下实现抗震等级提升。”
曼卡特技术团队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及《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对关键节点进行三维力学仿真分析:
管线系统:对管径≥DN65mm的消防管道、电缆桥架实施侧向+纵向双维度加固,确保地震时位移量控制在1/500以内;
设备节点:采用曼卡特机械锚栓固定空调机组、风机等重型设备,单点承载力高。
曼卡特抗震支架系统在此次项目中展现三大核心优势:
1.极速安装:标准化组件支持现场快速拼装,安装速度快,减少交叉作业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2.超长耐久:抗震支架通过3100小时盐雾试验验证,设计寿命达100年,与建筑改造后的使用周期同步;
“曼卡特支架的模块化设计就像‘乐高积木’,既能适应复杂历史建筑的异形结构,又能通过标准化生产控制成本。”项目甲方代表评价道。据测算,该方案较传统焊接支架节省钢材用量30%,综合造价降低22%。
行业标杆:从港珠澳大桥到百年校园
曼卡特抗震支架技术已历经港珠澳大桥、昆山2号楼工业园区等超1000个项目验证。此次虹桥校区改造,标志着其技术体系从现代基建向历史建筑保护领域的延伸。公司董事长黄子秀表示:“我们未来将实现地震预警与结构健康监测一体化,为全球城市更新提供中国方案。”